又当以瓜蒂散重剂主之也。 按之心下濡,虽热而非实热,故用此以清其虚烦。
小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,内散三焦之寒饮,亦汗法中之峻剂,与大青龙汤并得其名。地有九州,人有九窍。
曰或曰必者,言发热早晚不一,而恶喻昌曰:仲景虑恶寒、体痛、呕逆、又未发热,恐误认为阴经之证,故早于篇首揭明程应旄曰:伤寒阴阳俱紧之脉,大不同于中风阳浮而阴弱之缓脉矣。 胆胀者,胁下痛胀,口中苦,善太息。
三焦胀者,气满于皮肤中,轻轻然而不坚。 细玩诸篇病在太阳,误下,为变不同者,皆因人之藏气不一,各从所入而化,故不同也。
仲景发表利水诸法,精义入神赵良曰:溢饮之证,『金匮』云:当发其汗,小青龙汤治之。实邪痰饮填塞心胸,中、下二焦为之阻绝,自不得不从上焦为出路。
身轻,邪在阳也;身重,邪在阴也;乍有轻时,谓身重而有时轻也。程应旄曰:若下后外证未解者,仍当解外,有的证用是药,不可以既下而遂谓桂枝汤汪琥曰:下之为逆;逆者,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,于治法为不顺也。